欢迎来到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大医学近期科研成果扫描(第四期)
时间:2018-07-12 08:21:18来源: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点击数:

 

  在双一流的建设元年2017年,北大医学科研工作成果累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北大医学的专家学者在Science、Lancet、JAMA、Cell、NEJM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里发表多篇论文。2018年3月,北医官微开设了科研成果扫描栏目,继推出前三期成果汇报后,第四波成果扫描热力呈现!


课题内容

发表期刊

作者

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新机制

Cell Stem Cell

基础医学院

邓宏魁

李程

新型碳纳米材料-单壁碳纳米角的最新研究成果

Nature Communications

药学院

张强

何冰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康效益的评估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公卫学院

李国星

黄婧

全面论述“中国的大数据与医学研究”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张路霞等

人类植入前胚胎多组学研究新进展

Nature Cell Biology

第三医院

乔杰/

汤富酬

     详细内容即刻呈现      


1

邓宏魁、李程研究组在《Cell Stem Cell》发文揭示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新机制

2018年6月21日,北大基础医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李程研究组合作在《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RNA-Seq Reveals Dynamic Early Embryonic-like Programs during Chemical Reprogramming”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单细胞和全转录组水平系统深入研究了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过程,发现了其中关键分子事件,回答了多能性调控网络是如何逐步建立等重要科学问题,并利用这些启示进一步优化小分子诱导方法,显著加快了重编程进程。

小分子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分子路径和细胞动态变化过程

31E78

该研究首次在单细胞水平描绘了小分子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过程的具体分子路径,阐明了XEN-like细胞向CiPS细胞转变的具体分子机制,发现了Ci2C-like细胞在多能性获得中的关键作用,并进一步优化了重编程体系。

       截至到目前为止,邓宏魁研究组在化学小分子诱导体细胞重编程方面已经发表了7篇重要论文,包括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诱导体细胞转分化,研究多能性获得的分子机制等,为理解细胞命运决定和小分子化合物操纵细胞命运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宏魁

   

1F31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

       实验室研究领域:体细胞重编程;细胞命运调控;再生医学。

       主要研究方向:通过调控细胞命运获得多潜能干细胞和各种功能性细胞。邓宏魁研究团队建立了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命运的技术手段,首次利用化学小分子将小鼠体细胞诱导成为多潜能干细胞和功能性神经元,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细胞命运决定和转变机制,而且为未来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新的可能。团队利用化学小分子首次在体外建立了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干细胞(EPS细胞),该细胞具有更强的发育潜能,为体外制备各种功能成熟的细胞类型提供了更好的来源。

       团队未来将利用EPS细胞通过定向分化制备功能性的血液细胞、胰岛细胞、肝脏细胞,并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制备新型抗肿瘤的CAR-T细胞,为治疗重大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

北京大学药学院张强教授研究团队发表新型碳纳米材料-单壁碳纳米角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8年6月1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期刊在线刊登了药学院以及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强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Single-walled carbon-nanohorns improve biocompatibility over nanotubes by triggering less protein-initiated pyroptosis and apoptosis in macrophages”,论文第一作者为何冰讲师,责任作者是张强教授。研究得到了国家973计划和国自然重点项目等的资助。

       单壁碳纳米角(SNH)是新型的碳纳米材料。相比于棒状的碳纳米管和片层状的石墨烯,碳纳米角具有独特的球状形态,在多个研究领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于与碳纳米管(CNT)在组成结构上的相似性,SNH继承了CNT的诸多理化特性,在生物医学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其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依旧未知。该研究系统比较和阐明了单壁碳纳米角(SNH)和碳纳米管(CNT)对巨噬细胞的纳米毒性,详细研究了5种碳纳米载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发现SNH诱导细胞焦亡、细胞凋亡、蛋白质表达、水解酶渗漏、溶酶体应激、膜紊乱等层级作用机制,提示了SNH生物相容性优于CNT的原理。特别是发现一种膜蛋白分子(非转移性黑素瘤糖蛋白B,GPNMB)调控碳纳米载体与细胞作用的新机制。研究属于纳米生物学领域,为纳米载体的评价与应用提供了方法与思路。

undefined    


张强

北京大学药学院 教授

       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会委员制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药学杂志(中英文版)和药学学报(中英文版)副主编、 J Controlled Release 等国际杂志编委等。曾任世界控释协会(CRS)中国分会首任主席、中国药学会药剂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重点室副主任等。

       长期从事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承担国家973、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项目等。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药学会科技一等奖、吴杨奖一等奖等,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AFM,ACS Nano,ADDR,JCR,Biomaterials等本领域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SCI引用进入药理毒理学ESI排名的前1%。率领北大药剂学科获得全国第一个药剂学创新团队,在重大专项药剂平台的申请与结题中名列前矛,973纳米研究结题评为第一并再度获得立项,建立了全院第一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完成创新制剂研究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50多项,开发上市多个创新制剂,已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何冰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 讲师

       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于2016年进入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工作。自博士期间至今一直从事纳米材料与生物机体在细胞及亚细胞层面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工作,发现了高分子纳米粒“易进难跨”等重要规律,初步建立了高分子纳米粒的细胞内转运网络,详细阐述了其胞内转运机制,相关研究被国外专家评价为“近年来里程碑式(Landmark)的研究”。

      近期的研究发现了新型碳纳米材料单壁碳纳米角诱导细胞焦亡、细胞凋亡、蛋白质表达、水解酶渗漏、溶酶体应激、膜紊乱等层级作用机制,揭示了其生物相容性优于经典碳纳米管的原理。特别是发现一种膜蛋白分子(非转移性黑素瘤糖蛋白B,GPNMB)调控碳纳米载体与细胞作用的新机制,为纳米载体的评价与应用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

       任现职以来,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参加了包括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自然重大项目及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iomaterials(3, IF:8.402)、Nanoscale(1, IF:7.376)、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1, IF:7.504)等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5篇,共计被引用168次,平均每篇被引33.6次。


3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国星团队在《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发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康效益的评估论文

2018年6月30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年教师黄婧和李国星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杂志发表了题为“Health Impact of China’s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on Plan: an analysis of national ai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mortality data”的研究论文,首次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5年期间的健康效益进行了全面评估,是北大医学青年学者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控的健康效益评估领域发出的科学声音。

undefined

本研究通过收集全国大气污染浓度监测及全国死亡率监测的公开数据,并采用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与评价中心全球疾病负担项目推荐的暴露反应关系模型(Lancet, 2017),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5年期间(2013~2017),我国第一阶段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74个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水平变化及相应的健康效益进行了评估。

全国74个重点城市位置分布

7FCF


黄婧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讲师

       2013年获评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2015年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目前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秘书;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9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1项。参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融合教材)和学术专著《空气污染与健康》(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国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讲师

       博士,目前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工程分会青年委员;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子课题1项和中华医学会课题1项,并参与多项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和环保部公益项目课题。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累计发表英文论文21篇,包括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Stroke,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参编专著教材4部,包括《现代环境卫生学》,《空气颗粒物与健康》等。


4

北大医院张路霞教授等人全面论述“中国的大数据与医学研究”

2018年2月5日,世界著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张路霞教授、王海波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等人题为“Big Data and Medical Research in China”的述评性文章。该论文属于BMJ杂志创刊170多年以来、首次发表的“中国专辑”—“中国医学研究(Medical Research in China)”的系列分析文章之一。同时,文章的中文版“中国的大数据与医学研究”也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18年第4期)。

中国住院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和肾小球肾炎相关慢性肾脏病流行趋势

undefined

      该文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大数据”,并明确阐释了大数据海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variety)、真实(veracity)和价值(value)的“5V”定义。

       当前,促进大数据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我国正在从国家层面全面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以推动健康医疗模式的深刻变化,激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活力,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扩大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2018年4月,我国首个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落地北京大学,为推动医疗大数据在临床专科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强力支撑。


张路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现任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助理,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自2004年以来致力于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先后就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慢性并发症、患者管理模式等展开了若干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肾脏专科领域的研究。近5年来主持各类纵向研究基金6项,在N Engl J Med,Lancet和Br Med J等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2015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获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研究者奖”。


5

第三医院乔杰/汤富酬研究团队发表人类植入前胚胎多组学研究新进展

2018年6月18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研究团队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研究员研究团队合作,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IF=20.06)杂志在线发表了人类植入前胚胎多组学研究新进展。题为“人类早期胚胎的单细胞多组学测序”(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Human Early Embryos)。该研究利用国际领先的单细胞COOL-seq技术,首次在单细胞水平绘制了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和染色质状态图谱,进一步解析了胚胎发育阶段复杂而协调的表观遗传重编程过程。

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染色质开放程度的动态变化

undefined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揭示染色质状态在DNA甲基化重编程过程中的动态重构过程、亲本特异的染色质状态以及多组学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single-cell COOL-seq),区分出整倍体和非整倍体细胞,利用整倍体胚胎的单细胞数据,系统地描绘了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多个关键阶段表观基因组多个层面的动态变化。


乔杰

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乔杰,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主编。一直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健康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从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角度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基础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学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作为第一或责任者在《Nature》、《Lancet》、《Cell》、《PNAS》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文章156 篇。


汤富酬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汤富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BIOPIC中心教授,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发展了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体系,并利用这一技术体系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发现了人类早期胚胎中基因表达网络的重要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加深了对人类生殖系细胞的发育以及表观遗传重编程过程的认识。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版权所有 2019-2020